與鐵道共生的車埕

文&攝影/111級/林子傑

車埕車站,為台鐵最長支線集集線的終點站,有台灣最美火車站的美稱。由於地處四面環山的山谷,火車站成為車埕與外界聯絡的重要管道,鐵道帶動產業發展,興盛的產業又回頭哺育了鐵路的經營。在一個晴朗的冬日,我坐上石虎彩繪列車,實地探訪車埕車站與周遭土地的深厚聯繫。

彩繪列車與隧道

穿越五座漆黑的隧道後,群山環抱的谷地映入眼簾,湛藍的蒼穹與冬日的暖陽映襯著寧靜祥和的小鎮,讓我宛如置身世外桃源。車埕車站的月台並非常見的島式月台,而是設計成單邊停靠的側式月台(此二種月台的比較可參考拙作:月台分幾種?從環狀線中和站談起)。這樣設計的原因,是因為車埕車站興建目的主要是為了提供大宗物資轉運,兼辦客運業務。

車埕站的誕生

西元1916年為了將蔗糖運出埔里盆地,開始修築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車埕車站正式誕生。當年埔里的所有蔗糖都通過台車來到車埕轉運,動輒幾百輛台車停放於火車站,站名便因此由閩南話「車場」而生。後來為了滿足興建日月潭第一發電所之運輸需求,拓寬車埕至二水間的鐵道匯入西部幹線,於1922年完工。鐵路的便利與電廠建設讓四面八方的人匯集於車埕,造成車埕第一次的榮景,直到1937年電廠完工,車埕才逐漸褪去浮華,回歸寧靜小鎮的風貌。

車埕車站月台一景
沿著小徑而上可以一覽明德水庫(明德電廠水源)風貌

車埕的二次輝煌

離開月台後我除了參觀運送蔗糖的台車、探訪通往電廠的小徑,也探訪另一個與火車站密切相關、曾經讓車埕再次偉大的產業痕跡。民國50年代,因為擁有丹大林區採伐權的「振昌木業公司」,選中具鐵道系統的車埕作為木材集散的根據地,開啟車埕的另一個黃金年代。車埕成為全台重要木材集聚地之一,木材產業的興盛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當年的水里、車埕地區甚至有「小台北」之譽。然而,民國 74 年的禁伐令及振昌木業公司營運模式改變,使木材工業逐漸衰敗,人潮不復往年勝景,車埕又再次回歸平靜。

貯木池現狀

如今的旅人,只能透過遺留的痕跡回味曾經的輝煌。位於車站不遠處的貯木池,曾浮滿一段段粗壯的樹幹,目的是藉由泡水釋放樹脂,以延長木頭壽命,但荒廢多年後早已成為魚鳥的家園,整治後更興建步道供旅人玩賞;車埕木業展示館由振昌木業的舊廠房改建而來,還原林業生產及運輸的場景,還提供體驗活動;相隔不遠的林班道體驗工廠則延續振昌木業的精神理念,打造DIY木作工藝園區,除了介紹木知識與商品,還提供DIY組合教學,讓遊客有機會親手打造融合車埕特色的紀念品。

車埕木業展示館

別具巧思的車站

旅程的尾聲,我再次回到火車站,細細品味這片見證車埕風雨的建築群。車埕保留了昔日的倉庫、職員宿舍與機廠,整修後讓遊客領略鐵道文化,曾用於輸送木材的平車、運送牲口前往「屠宰場」的家畜車、由蒸汽火車煤水車改造而成的水櫃車、運送保鮮貨物的冷藏車等都陳列於此,等待遊客探索。現存的車埕車站是在921大地震後重建而成,本體為傳統日式木建築,屋頂採用太子樓設計,特別的是採用紅磚色瓦片,流露出台灣在地氣息,為了應對台灣多雨的氣候,牆壁加裝「雨淋板」讓雨水快速留下牆面,並抬高柱子的地基。

車埕車站

浩劫重生

921大地震雖然摧毀了舊建築,卻也同時為車埕注入新的生機,在重建工程及政府政策觀光政策的推動下,車埕轉型成觀光導向的車站,向世人訴說山城的故事。我手持現已少見的名片式車票,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旅人一同登上返家的列車,期盼這列車再度穿過隧道時會帶來更多好奇的遊客,一同品味車埕的風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