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運管人踏上交通路—張育誠學長分享會

主持/整理 111級 林子傑 & 111級 吳偉弘

「你以後想做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然而職業選擇百百種,想立即給出答案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前途茫茫的時候,聽聽過來人的建議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為此,系學會邀請了交大運管系畢業、現任職於公路總局的張育誠學長,分享他從大學到職場的心路歷程。


大學生活

    被問到當初怎麼會選擇就運管系,學長毫不避諱,半開玩笑地說是被「騙進來的」。話雖如此,可能是順應環境的個性使然,學長並沒有選擇轉系,求學過程中也發現運管系的學習內容相當多元,課程涵蓋一、二類組,想學寫程式沒問題,想學管理也找的到老師。學長建議大學生,有空的話應該要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去看去學各種課程,因為只有多看多聽才會對那不同領域的內涵有概念。最後,針對走物流還是走運輸的取捨,學長說他當初沒有特別區分,況且大學部的運輸和物流難度差不多,行有餘力不妨多看看,比較兩個領域的內容。

被問到為什麼大四會去考公職,學長表示這是多個因素造成的結果。大四課很少,當初也沒有特別想做什麼,所以就利用這段時間考考看,當成大學期末總測驗。而國考的題目和系上所學高度相關,如果平常期中考有好好準備,準備起來應該不會太難。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哪個科目對職場最有幫助呢?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竟然是國文課,現場響起一陣驚訝的笑聲。學長接著解釋,他目前工作的內容大部份都在打 Word,所以寫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不過他也補充這只是公部門的建議,實際上要多看自己喜歡的特定領域需要哪些專業能力,再加以培養,像科技業的工工領域可能就需要掌握排程能力,某些公司或部門需要特定程式如 C++ 的撰寫能力等。  


碩士生活

順利考取高考後,學長並沒有選擇馬上赴任,而是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學長自認沒有足夠的抗壓性面對職場的壓力,諸如要不到錢的民眾或以自殺來情緒勒索的民眾等等,所以希望藉由研究所來磨練自己,選擇跟隨一個計劃比較多的老師學習。但他也提到,讀不讀研究所還是要看各人狀況,例如從金錢角度出發,直接出社會就可以直接領到薪資,而且年資也會比較多。

大學和研究所有哪些差異呢?首先是課程深度。學長表示大學跟研究所的差異,就像是數學的四則運算跳到微積分,難度大幅躍進。話雖如此,但其實也是把大學所學深化,並更進階地探討問題原因。研究所最重要的要學會獨立思考和自己解決問題,不能再像大學仰賴隊友團隊合作,這也是對職場生存能力很棒的訓練。


職場生活

1. 運輸本科系未來在職場(公部門與民間)有哪些發展方向呢?

民間企業的話學長表示自己其實不太熟,但有聽說過工程顧問公司有一些能力相關的工作機會,這部分就建議可以扎實練好交通工程以及運輸工程等能力。

公部門的話則是分地方及中央,地方政府的話常要第一線面對民眾的問題,而因人口等因素以新北和桃園較為辛苦;中央的話偏向政策的研擬,有時候可能要求一兩天就想出一條法規等,相當有挑戰性,而這些都是要單位有開缺才能進入,不太能自己挑,學長建議可以多看網路上的資源(如:ptt),有不少人可以給你職位的經驗和建議。

另外公部門還有分成正取以及增額錄取,學長建議正取的話,若也沒有繼續讀研究所的打算,可以先進去試試,因為增額錄取有時候會被分到比較偏遠的地區,像是離島,就會比較不方便。

2.考公職整體流程大概長怎樣?

演講聽下來不少人對於考取公部門的流程好像有點困惑,學長分享整個流程大概為:7月考試,9月放榜時會知道自己的名次,而11月就會知道哪些單位有缺,像指考那樣依照名次高低來選填志願序,而在選擇上每個人的考量也不太一樣,有的人希望離家近;有的人想要薪水高的,像中央公務人員會有加給;有的人想要有附宿舍的單位等。錄取之後大約會有4周的基礎培訓,整個過程其實相當快速,有可能離開校園沒多久就要面對民眾了,所以建議大家有興趣朝這個方向發展的話要訓練好抗壓性,畢竟在外面的世界和校園裡是不太一樣的。

3.公務人員的真實面貌?

說到公務員,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盡相同,學長也毫不藏私的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

對於是否會需要常加班,學長表示進去後要面對的業務工作量就是那樣,剛開始不熟時可能會需要加班來完成,但熟悉了之後可能就可以比較彈性的來調整自己的下班時間。至於升遷則要看考績,考績好的話有機會換到待遇更好的單位,只要有開缺你又有升遷資格就可以去,當然工作量也會越來越大,所以考量也是因人而異。

4.一天的時間表

由於我們相當好奇,學長也分享了自己一天下來大概的工作內容。包括早上要面對民眾們提出的問題(紓困等),還會有上級臨時交辦的事項,都是在學校比較難遇到的情況,下午之後就要處理自己負責的業務,有時候一弄就弄到晚上,這點要自己學會調適,如果不想長時間處在壓力大的環境,上班時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應對,但晚上可能就要努力彌補回來,因為有些事是不能擱著的,調適心情跟訓練抗壓都很重要,也是學長選擇進入研究所的原因——為了給自己一段過渡期去適應這些挑戰。

5.什麼特質的人適合當公務員? 最好先具備哪些能力?

關於能力的話學長建議多看書,學習掌握文章的脈絡以及詞彙的用法,這點在交大比較缺乏,因為要在短短五六行就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學校的考試很不一樣,所以多看多理解事物才能讓自己在面對不同問題時有進一步的認識。至於特質這點則沒有一個答案,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也難以綜合出一個共同的特質。

6.關於公務員考試的準備

對於今後想要朝公務員發展的學弟妹,學長也分享了在準備考試上的意見以及想法。針對考試內容建議可以多看考古題以及坊間的模擬題,深讀問題跟解答。另外有的科目也會出時事題,所以也要多關心時事,至於需不需要補習就看個人,以學長而言因為不想時間被綁住,所以選擇自己準備,系上許多學長姐也是採用這種方式,這樣做的重點在於掌握自己的進度與實力,在答題上也不用慌,盡量多寫出自己的看法,有不少題目都和期中考很像,所以相信大家的實力絕對是足夠應對的。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大約四下課比較少的時候就可以規劃自己的時間,慢慢開始準備,考前一個月再認真點就可以了。

考科方面的話有交工、交控、運輸學、統計、運輸規劃、交通安全,在大學四年間多看多翻多學,雖然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要把自己所學做一個完整的歸納與表達是需要多花力氣訓練的。


觀眾 Q & A

Q : 對公務人員來說法規很重要,但系上卻少有相關課程,關於這點學長有甚麼想法?

A : 建議可以進去了再看,因為有時候法規比較死反而會限縮你的思考。另外也建議大家多看各種面向,慢慢學習去分辨事物,人家告訴你的不一定都是對的,透過各種層面去理解才能看清事情的全貌,也可以從別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Q : 在公總工作的難度跟研究所的計畫或大學的專題報告比起來,誰比較難呢?

A : 二者面相不一樣。大學研究所的難題偏向考驗邏輯思考,出社會不是在考你的邏輯,而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考你的人際、手腕等等。二者面臨的壓力也不一樣,學校的難題解法網路上都找的到,而且學生只要對自己負責,壓力相對小;一旦出了社會可能整個部門都靠你的解法,這時候壓力就比較大。建議研究所時可以多訓練與人溝通或演講報告的能力,出社會面對民眾或解釋這些的時候絕對會有用。比方說看完一篇論文不要只有自己懂,要練習如何跟人解釋到他懂;寫論文時如果行有餘力,試著寫出讓社會上10% 的人都看得懂的文章。


Q : 目前和同事、上級的相處情況?

A : 其實裡面大多是認識的人,長官或同事大多是學長姐或同屆的同學,像當初就是我的學長找我進去的。正因如此大家都蠻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也都會互相幫忙,氣氛蠻不錯的。

發佈留言